前幾天有一位自由時報的記者打電話來訪問有關國際學院的事情
好像是我們院長的學生,
今天上線哥就丟一篇新聞給我,有出現我名字耶!
可是...訪問那麼多哪句不寫寫這句啦= =
明明就一年級的事了。

鴨子聽雷 學生失眠退選
 更新日期:2008/09/15 04:09
〔記者陳宣瑜、胡清暉、劉力仁/台北報導〕全英語授課,有的學生上課好像「鴨子聽雷」,造成學習挫折,但也有學生表示,經過英語授課洗禮,英語能力大增,可以全程聆聽專業英語演講。


修過世新大學「行銷傳播英語學程」的公廣系大四生蘇美茹說,剛開始很緊張,怕聽不懂,還好老師不會用太艱深的字彙,她逐漸敢開口說英語,收穫很大;銘傳大學國際學院學生李淳如說,聽不懂英語怕被當,趕快找同學分工查單字,才慢慢適應。


但中部某大學劉姓學生,跨系選修全英語的「國際貿易」,由於老師上課隨機以英語抽問,須在眾目睽睽之下,跟老師用英語對答,壓力之大夜不成眠,一個月後,趕緊退選。


老師最怕反應不熱烈


今年暑假騎單車勇闖歐洲八十八天的台大醫學系學生許文澍表示,英語授課有助提升英語能力,他現在全程聽英語醫學演講、用英語溝通都沒問題,只是有時聽英語企管演講較吃力;元智大學化工系陳彥廷和工管所周宗慶表示,其實英文授課沒那麼恐怖,抓到專有名詞事先準備,上課就會較輕鬆。


全英語課程不僅考驗學生,也考驗老師授課能力。元智大學教務長古思明說,最怕與學生無法互動,譬如老師用英語講笑話,同學反應不熱烈,很尷尬;銘傳大學國際學院院長陳亦蘭表示,老師本身英語要好,備課資料完整,依學生程度授課,不斷重複或舉例,學生才能吸收;台師大通識中心老師葉孟宛指出,有些同學從鴨子聽雷,到慢慢聽懂,明顯進步,但也有些學生從頭到尾不知老師講什麼,越來越沮喪。


元智資管系畢業生、現擔任工程師的nina表示,全英語訓練對培養專業英語能力確有幫助,但太早使用英語授課,可能造成反效果,畢竟大一新生連原文書都看不懂,若老師連中文都不講,學生不適應只會選擇逃避;世新公廣系教授蔡樹培說,許多學生出國交換或留學,更有人已學成歸國,對日後影響深遠。
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80915/78/15x51.html

哥還說:就這樣喔?
我:...   ﹝幹嘛這樣﹞

還有另一篇也有講到國際學院


大學全英語授課 高達一成
 更新日期:2008/09/15 04:09
〔記者胡清暉、陳宣瑜、劉力仁/台北報導〕為培養學生國際競爭力,大學許多非語言科系課程紛紛採全英語授課,本報調查,台大等頂尖公立大學,新學年全英語授課比例已高達一成,私立大學也不遑多讓,不僅廣開全英語課程,元智還硬性規定學生必修六門全英文課程,提升英語能力。


清大電機主修課 不講中文


台大今年上學期即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一○三門英語授課課程,台大教務長蔣丙煌強調,因應全球化,台大鼓勵英語授課,讓學生習慣英語教學;清大這學期的英文授課比例也超過一成,其中電機系規定主修課程一律採英語教學;交大本學期英文授課占全校課程一成一,以電機學院、管理學院居多。


成大幾年前實施英語授課獎勵政策,國際學生人數四年來暴增七倍,英語授課課程五年內增加二點七倍。成大新聞中心副主任李金駿指出,國際化已成趨勢,獎勵雖已取消,但英語授課數目持續增加。


中央大學本學期跨文化網路英文、電影研究、國際品牌管理、生物感測科技、奈米科技、火山學、高等太空科學等課程都是全英語授課,豐富多元。


學生捧場 名額爆滿


私立大學作法較彈性,大部分讓同學自由選修,元智大學算是例外,要求各系必須規劃六門必修課採全英語授課。元智教務長古思明說,剛開始推動此一政策,老師很痛苦,同學意見多,經過鼓勵以及改良後,校方調查,學生對英語教學滿意度高達七成六。


銘傳大學國際學院院長陳亦蘭表示,目前開設資訊科技應用、新聞與大眾傳播、國際企業與管理、旅遊與觀光四個學程,學生大多認為課程與實務接軌,不因英語授課而退縮,報名人數越來越多;世新大學公廣系教授蔡樹培表示,世新的行銷傳播英語學程,對就業市場有幫助,今年四個班一百個名額已爆滿。


但全英語授課,是提升英語能力的萬靈丹嗎?政大公企中心主任、英語系教授陳超明認為,教學品質比數量更重要,不是拿到英、美博士就可以用英語教學,畢竟留學時期用英文寫報告,並不等於用英語教學,師生們用中式英語交談,未必真能提升正確的外語能力;也有大學教授認為,有些大學多以「拚業績」的心態廣開英語授課課程,教學品質其實並沒想像中那麼好。
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80915/78/15x50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ei5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